2)第三十九章 小村诡事_我在聊斋证长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

  袁玉堂也心知肚明,不亢不卑地回礼道,“小道见过诸位大人,宗门式微,万万当不起真人称谓,还望诸位大人莫要戏言。”

  道门虽讲究清静无为,但是也有实在的阶级之分。

  没有货真价实的真人境修为而妄自擅用真人名讳,万一传出去了,恐会贻笑大方。

  康磊闻言肃然道,“真人拯救桐山关于水深火热之中,保全东北道后方千万百姓无恙,有功于江山社稷,绝对当得起真人二字!

  而且吾等尊称一声真人,乃是诚心诚意之言,绝无戏谑之意,还请真人明鉴。”

  袁玉堂脸庞抽了抽。

  论能言善辩,十个他捆起来也是不如一个饱读诗书的康磊。

  一众官员也纷纷发言,言语间透着阿谀奉承,偏偏辞藻华美,让人闻之心悦。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官员们笑脸结交,不管袁玉堂乐不乐意,总不会冷眼相待,只能强打精神客套周旋。

  没过多久,袁玉堂就感到无比疲倦。

  一旁的闷葫芦见状赶紧上前劝道,“诸位大人,公子病躯未愈,不宜劳神过盛,还望多多包涵。”

  谭州官员们这才意犹未尽地停下吹捧阿谀。

  闷葫芦搀扶着袁玉堂上马车,临了袁玉堂回头意有所指地望了康磊一眼,却见他微不可查地轻轻点头,便心领神会,默然抱拳回礼。

  回到马车上,袁玉堂见小獾睡得香甜,忍不住小声笑骂道,“你个小睡货,为了你,小爷我被迫和一群官场老油子扯了半天!”

  ……

  既然雷獾之祸已解,州府诸事繁忙,康磊留两百辅兵处理雷獾尸体,然后带着其他人风风火火地赶回谭州城处理善后工作。

  袁玉堂如今的健康状态不宜赶急路,一行人只能慢悠悠地出发。

  行至夜幕降临,才走出三十多里。

  古代道路坎坷,夜间赶路有诸多不便,幸好就近有一村落,让众人不至于露宿野外。

  闷葫芦带上几个护卫前往村里商讨,打算在这里借宿一夜,明早再出发。

  小獾白天睡足觉,醒来后精神百倍,在车厢里撒欢乱跑,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不时咬咬靠垫,或者用小爪子到处乱挠,萌得让人心化。

  看着小獾活泼的模样,袁玉堂阴郁的心情也不禁舒怡,忍不住伸手去逗弄小家伙。

  正和小獾玩得兴起,闷葫芦突然带着一个拘束的老者上了马车。

  袁玉堂楞了下,疑惑地问道,“胡大哥,发生什么事了吗?”

  闷葫芦挠了挠头,示意老者上前解说。

  老者身穿粗麻布衣,须发皆白,拘谨地躬身拜道,“小人谭州安民村村正郭亮,见过掌门真人。”

  袁玉堂赶紧起身侧让过,惶恐地扶起老者道,“老翁莫要折煞小子,当不起您如此大礼~有什么事请坐下细说。”

  说着还不忘瞪了闷葫芦一眼。

  闷葫芦不善言辞,只能报以苦笑。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