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8章 志在必得_天眼:鉴宝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年。

  自从赵轩在看,万春的目光一直注视着赵轩,听赵轩如此说,他眉头微微皱了皱。Wwω.SdιCΗXWZ.℃oΜ

  两人下台落座,郭正这才问道:“这是真的吧?”

  赵轩微点了点头,郭正又问:“你能看出是什么材质吗?”

  “没上手,但颜色浅绿,再结合历史时期来看,应该是四大名玉之一的蓝田玉,与和氏璧是同一玉种。”

  郭正惊道:“和氏璧不是和田玉?”

  赵轩淡笑着摇了摇头。

  “我知道那是个笏板,不过我之前为什么没听过秦时期就有?我还以为笏板直到唐时期才有的呢。”郭正再度道。

  赵轩了然,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唐高祖时期,明文规定了各个阶层持笏的材质。

  五品官以上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对形状也有规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

  不过笏板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或者更早,《释名》有言∶‘笏,忽也,备忽忘也。’

  《礼记·玉藻》中也有记载:‘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

  更早的时候,不仅是臣子,就连王一级也会持笏,不过后来有了专门的书记官,王这一级自己就不带了。

  笏也有区分的,纸张发明之前,还有私用,称之为‘牍’,上朝握手中称之为‘笏’。

  陃室铭中有一句:‘无案牍之劳形’中的牍就是指此物。

  听郭正问为什么之前看的少,赵轩解释道:“晋之前的笏多为木制,经历累月根本保存不下来,

  晋时风气开放,笏的材质才多了起来,那时还把此物当成礼物相互馈赠。

  不过到唐时,变成了身份的象征就不允许私相授受了,所以就有了‘其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之说,

  说明一个大家族里,当官的多,势力庞大。

  这件之所以是玉的,是因为这是始皇帝御赐的,赐一个木的不像话。

  相当于军功章之类,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不仅郭正听的入迷,旁边的王绍江也听的起劲,虽然赵轩偶尔掺杂的文言文,他理解有些困难,但不妨碍他向学之心,

  这是什么,这都是学问啊!

  听进去了,以后拿来吹牛,也显得咱有学问不是。

  台上,拍卖师已开始介绍起物件来。

  “秦蓝田玉笏板,长51公分,宽6公分,历两千多年依旧完好,乃是始皇帝亲赐之物,

  不说整个世界独一份,但想来相同者也极难寻觅…,

  话不多说,起拍价288万,每次叫价不低于5万,请竞拍。”

  这次赵轩没有采取任何策略,因为这个物件他是志在必得,当先开口道:“500万。”

  ……

  PS:笏板礼记玉藻中所记尺寸为两尺六寸,结合不同时期一尺的长度不同,51公分并不一定准确哈。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