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4章 半阙拓本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觉脖子有点酸,也不知鉴定多长时间,李承扭扭脖子,向旁边看了眼,金方南正在小茶座那泡功夫茶,招待拉夫特三人。

  见李承抬头,四人都朝这边望过来,拉夫特笑着拍拍沙发扶手,“威尔斯,你鉴定完了?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去了?”

  “就你性急,还得稍等片刻。”李承瞪了他一眼,语气很不客气。

  “不就一副字帖么?你看你,都浪费了四十分钟!你的水平是不是下降了!”拉夫特也不客气,直接怼回来。

  金方南听得怪怪的,怎么感觉俩人不太像合作关系,没有那种彼此的尊敬,反倒更像亲密朋友之间的对话,这让他不自禁地抬头打量李承。

  “别废话!有这时间,不如现在想想,怎么帮金老板平事!这副法帖,我要了。”

  李承又怼过去,不过,这话金方南爱听。

  “k!我来想办法,你赶紧弄完走人,晚上不去酒吧喝一杯了?”拉夫特挥挥手,示意李承别烦人,干正事要紧。

  他回头问金方南,“金先生,如果你想要报复住吉一家,这事我无法办到,如果你只是希望餐馆继续不受惊扰地开下去,我可以试试。”

  李承没再理会他们间的谈话,呷了口咖啡,又用毛巾擦擦手,目光重新落在这幅法帖上。

  白文和黑老虎之间的拼接,采用的是双扣复接法,这是典型的京派装裱手法,即用一道寸宽的竹纸,压住对接纸张的拼缝,然后用木拍模压,再覆白芨胶。

  这应该是这件藏品在永瑆手中,重新装裱的。

  为了证明物件完整正宗,拼接处,永瑆留下一枚赏印“诒晋斋印”,旁边还留有一句行书感言:“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语出诗经。邶风。绿衣,丝国最早的一首悼亡诗。永瑆引用这句,表示对这件作品残破的沉痛之情。

  永瑆的书法为朱红小楷,笔锋挂鳞,外威内秀,写这句诗他的情绪应该十分高涨。

  度过双拼缝,永瑆的一印一文,就是拓本。

  戴手套的手指,在墨面上轻轻蹭蹭,白手套上依旧能留下些许灰痕,这是松烟墨,唐代最为盛行的研墨,固体颗粒较大,性脆,碳分子墨色稳定,才能历经一千多年依然沉黑。

  看纸面凹凸痕,应该是用椎拓法拓印。

  碑帖拓印,是印刷术的始祖,自汉以降,纸张普及,碑帖拓印之术,发展极快,到唐代时,已经发展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诸多拓印法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依旧沿用一千多年前的祖辈的聪明才智。

  根据拓本要求不同,上墨方法也有不同,这就形成了各式拓本的品种。

  主要有擦墨拓、扑墨拓两大类,还有蜡墨拓、镶拓、响拓等

  椎拓法是擦墨拓法中的一种。

  擦墨拓法,主要工具是细毛毡卷成的擦子,擦子要卷紧缝密,手抓合适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