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1章 勾云玉佩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龙型说、凤鸟型说以及兽面佩说等等。几十年过去了,对于勾云形玉佩的认识,仍然未能够形成共识,基本上仍旧停留在见仁见智的层面上。

  李承手中拿着一枚沁色玉猪龙,装模作样的看着。其实他一眼就看透这件玉猪龙是人工沁色,不太自然,仿制年限不超过一年。可为了等候那位买家放手,他只得继续装着看货。

  买家应该是位老者,戴着黑边遮阳帽,边看边小声自言自语的嘀咕,估计心中有疑虑,所以一直也没问价,不说买还是不买,就在那耗着。

  这种顾客,挺常见的。

  李承所能做的,只能等,等他放下再接手。

  至于说红山玉器怎么跑到良渚玉器发现地销售?

  嗐!如果放在二十年后,其实都不用解释,全国黑市一家亲!

  这观点,李承清楚,可放在九十年代中期,很多藏家还不理解!譬如这位看货的老者,小声嘀咕多遍,李承都能听见他在嘀咕怎么没在良渚玉器发现过这种造型?

  这就是佛家说的“识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位买家肯定认出这是真家伙,但纠结于产地因素和器型,不敢下手!

  就这么耗了十多分钟,李承一看,不是办法啊,自己快演不下去手中拿着赝品当真品欣赏,恶心的很呢,还耽误时间,后面还有不少摊位没看呢。

  毛巾上只有四件东西,唯一的真品在老者手中,他挠挠头,将玉猪龙放下,开口问那位摊主,“还有其它货么?给我看看?”

  这种问话,是擦边球。

  可以理解为询问摊主兜里有没有其它货品?拿出来看看也可以理解为,你这摊位上几件东西我都看完了,唯一没看的那件在别人手中,你是不是催一催?让给我看看?

  如果是后者,这种催促是不允许的。

  摊主和买家齐齐扭头看向李承,见是一位年轻人,俩人都没太在意,以为他是第一种。那位摊主还真的从兜中掏出一件东西,放在李承面前。

  这是一枚带有几缕红沁色的玉龟饰,银元大小,头部探出,四蹄张开,平面板型,有中部棱基线,背刻旋涡纹,无龟尾,玉质为岫青玉。

  竟然还是一件真家伙,这件玉龟,同样也是红山玉器!

  李承基本可以判断,这位摊主,东北过来的。

  龟形玉饰在很多远古文化遗址中出现过,譬如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以及良渚文化。这三者出土的玉龟,造型上区别不大,想要在不借助物理器械的帮助下清晰辨别,只得看玉质。

  李承就是通过玉质来辨认的!

  玉龟一出,那位买家频频看向玉龟这件器型他熟悉。

  李承一看,额,有戏!玉龟虽然不错,但与勾云形玉器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巴山爱他索性故作大方,将玉龟摊在手心,递给那位买家,“要不……我们交换着看看?”

  那人迟疑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