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6章 琳派刺绣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电筒灯光由瓶口往下走,细颈、丰肩、束腹、圈足,造型相当优雅,色泽古铜,这种釉色,印第安陶艺工坊也有研制,李承很熟悉。

  这件瓷器的茶叶末釉,带有一点偏暗沉的底色,毕竟是民窑出品,釉料色粉不够精细,但瓷面有蛤蜊光,莹洁滋润,有所弥补。

  这是博山瓷器最为突出的有点淄博盛产玛瑙,所以淄博的琉璃窑也很出名,窑口调配釉料时,会加入部分玛瑙粉末,而玛瑙釉非常容易产生鲜艳的蛤蜊光。

  到圈足部时,李承手电筒灯光抖了抖。

  这件梅瓶下面铺着一块绣布,露出的部分刺绣着女郎花,又称败酱。

  疑惑顿生啊这种植物虽然遍布丝国,可是出现在中式绣品上做图案,却少之又少,相反,它是和国绘画作品和绣品上常见的植物。

  打着手电,他再度沿着这件梅瓶的圈足,走了大半圈,貌似查看梅瓶,实则眼睛盯着那件折叠起来的刺绣图案。大量使用“绣切”和国刺绣的一种常见手法,在叶片虚线阴影绣法上,使用的是“菅绣”和国刺绣表示阴影面积的一种绣法。

  轻轻吁了口气,尽管所见不完整,可他已经可以确定,这件垫在瓶底的织锦绣布,是一件来自和国的工艺品。

  看着它被压在民窑梅瓶下面当垫布,李承哭笑不得……现实版的买椟还珠。

  呵呵,此漏不捡,我心不爽,万古如长夜啊!

  “咦,东西还有一眼呢?”李承往梅瓶位置挪挪,抬头对摊主点点头。

  “那是!我老犟牛,在凤凰山、英雄山,你扫听扫听,有名的假不卖!”那摊主挺得意的。

  嗯?老犟牛?

  我去,这名字……记忆中还真有,贾郑廷和他打交道不多,但毕竟一个圈子里,也算熟识。

  老犟牛姓牛,牛剑峰,琴岛人,常年在琴岛和泉城两城之间倒腾古玩,后在琴岛昌乐路开始临渊斋,取意古董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算是知名人物。

  至于他说的“假不卖”?听听就得,提溜圆的话场面话而已,就这摊位上,九成都是赝品。

  “我上上手,没雷吧?”李承指指梅瓶问道。

  也只有在鲁东才能问的这么直接,换个地方……摊主非得干仗。

  牛剑峰立即不乐意,单手将梅瓶拎起来,故意颠了颠展示给李承看,嚷道,“我老牛做生意,不干那没腚眼的事!”

  等他放下,李承将手电筒递给站在旁边的吴伟,伸手扣住梅瓶颈口,倾斜转动一百八十度,感觉很安慰后,另一只手跟上托圈足,连着那块绣布一道托着拿到面前。

  让吴伟打着手电,照一圈檐口、瓶身、底足,再看看内底,有几道隐裂横亘在罐体内。

  屈指在瓶身轻弹一下,嗡嗡声。东西是真品,算不得多贵重。

  博山窑的历史非常早,西京杂记汉代刘歆著葛洪辑抄曾有“瓦当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