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1章 朱元璋的三条新政_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1章朱元璋的三条新政

  朱标笑意瞬间凝固了,不解问道:

  “父皇,不知儿臣做错了何事?引得父皇如此生气?”

  朱元璋冷着脸,没有回答。

  倒是坐在一旁的朱樉,连忙向大哥做了几个口型。

  朱标仔细分辨了下。

  立刻拿出以前装太子金印的盒子。

  向朱元璋请罪道:“父皇,今日记着回东宫,整理讲课记录,忘了将大蒜药配方交给父皇,还请您责罚。”

  朱元璋面对大臣的激将,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

  只可惜,这些大臣们的马屁还没拍完。

  要知道,这事可是关乎皇亲贵胄的性命。

  拿出洪武帝制定的政策说三道四的。

  但如今大明的御医,治病水平实在太烂。

  会影响自己家族,或是背后士绅的航运之利。

  毕竟,少赚点钱没什么,可要是因为反对开海而丢了脑袋。

  朱元璋笑着打断了,刘伯温的劝谏。

  可就在朱元璋,打算将此三策拍板的时候。

  于是他便苦口婆心的再次劝谏道:“陛下,若河南之地起大灾,则我…”

  “还请陛下推辞造船之事,将国库里剩余的银两,用来购买粮食运往中原。”

  不过是洪武帝制定的政策,不敢在此事上多嘴而已。

  所以,大臣们纷纷称赞朱元璋明察秋毫。

  第一条新政,满朝文武都没有反对的意思。

  保不齐就要被朱元璋,扣上一个有谋害皇室之心的大罪。

  “父皇息怒,大哥担心大蒜药的药方丢失,便将其装在了太子金印的盒子里。”

  而朱元璋能登上大宝,也是出身低微。

  “免得大灾到来之时,百姓再因为饥饿,出现人相食的惨剧啊!”

  朱元璋不等众臣开口,便让太监刘和宣布三条新政。

  一个略显枯瘦,胡子花白的红袍官员。

  瞬间脸色又沉了下来:“怎么你以为回去整理讲课记录,便受不得委屈了,还将太子金印拿出来,你想干什么?想逼朕给你道歉吗?”

  夸奖朱标道:“大蒜药对我大明的重要性,远超一方印章,伱能保存如此用心,甚得朕心。”

  而是笑着问道:“诚意伯身体可已痊愈?若是有不适之处,可去太医院找御医给你瞧瞧。”

  然而。

  刘伯温虽然知道,朱元璋给他安排御医是恩宠的表现。

  刘伯温更不不在乎这些虚名。

  毕竟御医的水平有多烂,他们可是比皇家还要清楚。

  “其二,在湛江、泉州、番禺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探查大明沿海水文地理,与来往海运贸易之事。”

  如今洪武帝觉察到了,御医存在的隐患。

  而是先些日子,朱元璋连抓了十多人下狱。

  又到了早朝时间。

  这种反常的夸奖,反而让他认为朱元璋是铁了心,要拿救灾银子造战舰了。

  可他看到好大儿手里,拿着的太子金印的盒子后。

  紧接着,不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