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袁兆龙的展望_重生之军阀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非如此。

  工人们吃饭要钱、重建汉口基础建筑要钱、购买机器厂房要钱、军饷要钱、招兵买马要钱、战后补助又是一大笔钱。

  然而此时此刻,湖北军政府最缺的是钱了,政府财政穷的叮当响,赤字相当严重,数百万的缺口堵不,眼瞅着军饷都快发不出来了,有时候袁兆龙真想在自己办公室里供一尊财神爷,烧两炷香,求求财神爷赶快下钱雨,缓解燃眉之急。

  政府现在急需外来资金注入,袁兆龙已经派人放出消息,用织布局、纺纱局、缫丝局做抵押寻求贷款,当天下午,英国大使主动门派人送来的五百万花旗银行票据便送到了袁兆龙的办公桌,天下大局已定,局势已然明朗,这个天下谁当家谁做主,显而易见,嗅觉敏锐的史蒂夫表示不计前嫌,愿意寻求各方面与湖北政府合作,希望能够得到川汉铁路的经营权,共同开发川汉铁路。

  合作是可以的,五百万给的也不少,很诱人,湖北确实需要这笔钱,这笔钱到账,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但袁兆龙依然保持了清醒的头脑,直接拒绝了英国佬的要求,他还没蠢到将主权经济命脉让给洋人把控的地步。这不叫雪送炭,这叫浑水摸鱼,和洋人谈生意得长起三个心眼,说不准掉坑里去了。

  钱的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了的,对经济,袁兆龙的研究不深,将其放在一旁,交给黎元洪去打理,毕竟他的人脉广,认识的名流多,道儿熟。袁兆龙这几天一直都在忙其他的事情,坐着汽车四处跑,走遍了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在湖北的兴办的几家新式学校演讲募兵,以及从军挑选出的具备潜力的士兵,搜罗人才。早在与北洋交手期间,深深感受到部队之间的战术配合以及单兵作战能力差距,袁兆龙心生开办军事学院为军队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想法。在他重新回到武昌城的那头一个晚将此事提日程,第二天便开始张罗这件事。

  在七天的时间里,袁兆龙接见了几乎所有的新式学堂里的所有学生,向他们详细介绍军事学院的必要性,让学生们知道,战争并不仅仅只是扛着枪向前冲锋这么简单。

  袁兆龙将兴办军事学堂的事宜当成头号大事来办,做主将政府财政为数不多的三十万全部拨给了学校。军队乃是湖北军政府之本,理应受到如此重视。何况区区三十万也不够干别的,开个学校还是绰绰有余的。

  袁兆龙将武昌的最大的一家学堂撤掉,原地址改成军事学院。在国,西式的学堂尚不多见,军事学堂更是罕见,北洋武备学堂算是军官学校的鼻祖,冯国璋便是从这个学校毕业。在湖北,这还是头一家正式的军事学院。

  学院开课当天剪彩仪式,四十八名士兵分两排如同标杆一般威武的屹立在学院正门两旁,精神抖擞。

  袁兆龙与黎元洪两位湖北大佬共同出席揭牌仪式,揭下遮挡在牌匾的红布,一米宽两米长的大匾龙飞凤舞的书写着一行大字:湖北武威陆军军官学校。

  这行字由黎元洪亲笔书写。金黄色烫金大字在太阳下烁烁发光。湖北武威陆军军官学校正式成立,意味着湖北革命军正式具备了自我培训后备军事人才的能力。

  为体现政府的重视,袁兆龙亲自担任校长。

  每两年收一批,首批学生只录取了六十四人,人虽然不多,但每一个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如果将来这六十四人四年后顺利毕业,再在部队里锻炼三两年,将来至少多了六十四名标统级别以的高级指挥官。

  这第一批学生奠定了未来十年的湖北革命军的基础。袁兆龙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虽然这六十四名年轻人脸稚气未脱,对以后的日子懵懵懂懂,但袁兆龙仿佛看见了十年之后,湖北革命军的骨干都将会从他们当产生!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