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四章:今年的钓鱼比赛_山涧闲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云溪镇当地美食,最有名的,特色面,应该算其中之一。

  特色,当地特色,然后是颜色。

  特色面里面最有名的,应该是菌杂面。

  云溪镇盛产各种野生菌,用野生菌做的浇头,色香味俱全。可价格,也是真不便宜。

  陈爸昨天吃菌子没过瘾,带着陈放来到特色面馆,点了两份加翘头的菌杂面。翘头使用了各种野生菌混杂,有三塔菌、斗鸡菇、牛肝菌、松菇,全都是野生菌。

  夏季的菌杂面使用的都是野生菌,2两面,20元。如果加浇头,就是30元2两。

  其他季节的菌杂面就比较便宜了,10元2两,使用的都是种植蘑菇。

  坐下没一会儿,面送来了,红汤。上面一层红亮的辣子油……

  这种面不是特别辣,也就对他们喜欢吃辣的本地人来说,辣是色,也是香味儿。

  面汤是鸡肉混合猪骨、牛骨熬制出来的,混着了菌杂的香味,这些香味融入到面里面了,让人胃口大开。

  “和老赵的女儿谈的怎么样了?”陈爸吃了口面,问。

  陈放指着胸口可爱的兔宝宝:“这衣服,赵吉阳给我买的,你说呢?情侣装哦。”陈放嘿嘿笑着。

  陈爸笑了笑,又有些无语:“你呢?”

  “什么?”

  “人家给你买衣服了,你送过她什么?”

  “懒得跟你说。”

  “你和她出去逛街,就没说给她也买几件衣服。女人,都喜欢逛街购物……”

  吃完面,给老妈打包了一份回去。陈爸拿过陈放的车钥匙,坐到了驾驶位上。看陈放一连的黑眼圈,没什么精神的样子,陈爸都想说他几句……想想还是算了。

  回到老宅,李师傅带着十几个人过来了,引水取今天也开工了。还来了一台小型挖掘机……

  张晨也在这,做小工。

  在鱼塘边,陈放从车上下来,先和李师傅聊了几句,看向张晨:“咋了,今天不搞地皮菜?”

  “让婶婶们去了。屏顶度假村要的地皮菜不多……”张晨道,主要是红岩山的岩石青苔区域不大,长得地皮菜不多。两三人去了还有搞头,人多了,就没什么搞头了。

  陈爸回去放下东西,拿了工具开车过来:“张晨,我去你的竹林里砍几根竹子哈。”

  “唉。”张晨点点头。

  “我们去开发一个新钓点,过去帮我们弄一下。”

  “在哪儿开发钓点?”张晨上了车,说。

  “跟我们过去就知道了。”

  开着皮卡过去,在张晨房子那里掉了头,往回走几十米,一条沿着水库边缘下山坡的岔路。

  这条路是碳灰路,道路两边都是高大的楠竹。这些楠竹都是十米以上的高度,最高的楠竹,也就是水库边上的,能有十七八米,最高的能有二十米左右。离地1米左右的直径接近20厘米。

  那样的超大楠竹数量不多,也可并不难找。

  这样巨大的楠竹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