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2章 重镇巴郡_隋末扬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道德制高点,李唐则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实属得不偿失。

  不过李孝恭倒没有斥责孙猛愚蠢,毕竟这位下属也是出于对李唐的一片忠心,所以他不置可否,只是赞许地道:“孙校尉,你这次处理得很好,没有轻举妄动,并且及时上报,本郡王命你马上赶回临江县,加固城防的同时,密切留意高长卿的动向,及时向本王回报。”

  孙猛闻言便知自己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了,只得领命赶回临江县。

  孙猛离开后,李孝恭麾下的一名谋士便忍不住道:“如今进入巴蜀的水路和陆路都在我军撑握之下,齐军除非插上翅膀,否则不可能进得来,高长卿即便再厉害也只是一个人而已,能翻得起什么风浪来?郡王是不是太过谨慎了?”

  李孝恭摇头道:“高长卿胆识过人,智慧过人,手段亦过人,总是能人所不能。此子当初也是仅率少量人手潜入洛阳,最终一举拿下,本郡王也在他手中吃了大亏,所以面对此子时,万万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一着不慎,便是满盘皆输之局。”

  众谋士不由凛然相视,刚才说话那名谋士小心翼翼地问道:“那李郡王以为,高长卿此次冒险潜入巴蜀是为哪般?”

  李孝恭顿时也皱起了眉头,这正是他想不通的地方,如果说高长卿想跟李唐抢夺巴蜀,可是他手中无兵,齐军也进不了巴蜀,凭什么抢?靠三寸不烂之舌吗?那些地方官府头目和蛮夷头领也不是白痴,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后盾,任你舌灿莲花也不太可能投靠于你。

  “郡王,高长卿和苗人混在一块,会不会是想鼓动苗人向其效力?”这时一名谋士犹疑地道

  李孝恭眼前一亮,点头道:“苗人向来不服教化,要说服他们归顺,很难很难,不过高长卿此子向来喜欢剑走偏锋,所以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的。”

  那名谋士顿时皱起了眉头道:“正如李郡王所讲,高长卿此子总是能人所不能,而巴南地区十分广袤,尽是崇山峻岭,居住在那里的绝大部份是苗人,若苗人真被高长卿说服,那么巴南数郡之地便等于被此子收入囊中了,这将对咱们大大不利啊。”

  隋唐时期的巴南不是指现在的重庆巴南区,而是指巴郡以南,涵盖的范围要大得多,包括现在的重庆南部的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以及贵州省的大部份,所以是非常大的一片区域。

  当然,那个时候的巴南基本还是未开发的原始地带,住在这里的多是苗人,全部数量加起也就十万左右,也许还不到,而当时的岭南,即广东、广西、越南一带的总人口也就五六十万左右,这么点人口,对全国的大局的影响是不大的,所以历朝历代的争霸多发生在长江流域,及以北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归属一旦确定,天下大势基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