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六七 参战无益_七海扬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要牺牲联合省。”

  “你究竟在说什么,约瑟先生,你要把话讲清楚。”海因修斯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想起来,自己见到中国使者是在国王会见了很长时间后,期间国王还让议会的代表先进去了,而自己进去后,与特使也没说几句话。至于附件,他完全不知情,假如附件存在,假如上面内容重要的话,威廉国王隐瞒,就是为了利用自己。

  帝国向英国的宣战理由有两个,其一是英国国王继承问题,但英国认为,假如帝国不承认威廉三世与玛丽共同担任英国国王,应该一早就不承认。而实际上,威廉三世登基之后,帝国一直没有明确支持,也没有明确反对,无论是里斯本的驻欧大使还是负责欧洲部分外交的西津行政长官裴元器都是这个态度。

  这次宣战就是以帝国接触了被废国王詹姆斯二世后,认为其并无大不妥之处,反倒是威廉三世,以女婿夺岳父之位,实难接受。

  而第二个宣战理由更让英国人无法接受了,那就是‘却敌号事件’,苏靖率领的铁甲舰队击沉了英国派遣到印度洋的私掠船却敌号,拿到了很多证据,帝国认定,英国撕毁协议,故意破坏帝国在东方的秩序,挑战帝国权威,因此宣战。

  而宣战书上所说的协议是在帝国十八年的时候,中国葡萄牙两国和英荷丹法瑞等国东印度公司东方公司在槟城签署的《槟城协议》,协议规定上述各方势力要和平共处,不得随意发动战争和对立行为。《槟城协议》实际上剥夺了除却葡萄牙之外,各国东印度公司在开普敦以东的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西岸进行殖民扩张的权力。

  因为帝国已经在这片区域内建立了自己的外交体系,各国和各方势力实际上已经成为帝国的藩属国盟国或者建交国,任何一方对这些国家殖民就是对帝国宣战,而且规定海上也不得开战私掠行为,不然以海盗论处。这直接让各国东印度公司从殖民公司转变成了贸易公司,除了打一打海盗,已经没有了敌人。

  槟城协议的实质就是各国承认帝国在开普敦以东海域独霸的地位,之所以能得到各国承认,双方的实力差距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政治手段了。

  各国都是以东印度公司的名义签署的协议,反正各国在开普敦以西的利益都是被各国的东印度公司垄断,只要东印度公司同意也就算了。可问题是,荷兰与英国两家东印度公司是不同的。

  这两家东印度公司是拥有宣战媾和武装货币等国家职能的公司。在东印度公司名义签署的问题上,因为这次宣战,双方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英国人坚称那是东印度公司承认了槟城协议,但帝国认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是拥有国家职能的公司,是代表英国签署的,英国还往印度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