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四五一 国王与皇子_七海扬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明世界。这个故事是印度皇帝编的,显的相当潦草,但却为少年李昭铭增加了不少传奇色彩。

  而回到帝国的李昭铭,正式被裕王过继给了皇帝一脉,成为了帝国唯一的皇子,而理由则是奉太祖之遗旨。

  第二个消息则是裕王府五公子李昭宁,被皇帝过继到了英王一脉,成为了印度太上皇李昭圭的弟弟,而这位裕王府五公子一跃从裕王府剩余四个平平无奇的公子里,摇身一变成为了新华王国的国王,一国之主。

  李昭宁十一岁,他能被李昭圭选中,与他的才能没有什么关系。李昭宁的母亲只是先太后身边的一位女官,在裕王出使欧洲期间,随侍左右,随即承恩入裕王府,剩下裕王五子后,因为生病去世。

  虽然后世传言是产褥热,但实际却是产后抑郁症,自杀身故的。

  因为自幼丧母,其是由裕王妃抚养在侧一段时间,后恰逢皇子李昭稷去世,李昭宁一度被送入皇宫,交由皇后抚养。皇后曾经有意收养李昭宁,纵然不考虑储位,也为解膝下寂寞。

  但被皇帝拒绝了,李君华拒绝的原因很简单,等到李昭宁七八岁,心性成熟的时候,皇帝就发现,李昭宁根本就不是当皇帝的材料。虽然七八岁的孩子看不出潜力,但问题是,一个储君,理应是开朗,擅长与人打交道的。而李昭宁的心性完全就是个闷葫芦,他喜欢画画、看书这类别人不能打搅的东西。

  李昭宁极为好学,但所好的却是书本上的知识,其好学程度,完全不像是裕王的孩子,尤其对数学、物理极为感兴趣。

  到了七八岁的时候,李昭宁就会外出上学,接触到皇室之外的人,当其他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利用放学去逛街、看戏的时候,李昭宁却习惯于回家里做作业,这是皇室所不能接受的,甚至打架斗殴,都比老实做作业更容易被皇室所接受。

  皇后可以不在乎储位,但皇帝却不能因为一个完全没有培养价值的孩子造成内部动荡。所以二人约定是,等李昭宁十五岁的时候,再谈是否要收为皇子,那个时候,心性完全成熟了。

  皇帝无子,注定要从裕王府过继,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但每一个至少有从政的意愿、能力。

  而李昭宁的好学,和他的那些爱好,却惹来的帝国皇室之中另外一位重要成员的注意,那就是三公主李筠玫。李筠玫一生没有嫁人,把一辈子献给了数学,早些年,甚至很少回宫,长居帝国科学院之中。

  是太祖李明勋年迈,需要照顾的时候,李筠玫才住进了李明勋的长寿宫,但也是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看到住在皇后宫里的李昭宁,就好似看到了少年时代的自己,对其十分喜爱。

  帝国皇室之中,女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李昭宁身上自带有这种属性,似乎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