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204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个旁支。

  更重要的是,他与河东的世家有关系,能打听到不少消息。

  此时他听到郭循谈及桓范,自然是要追问。

  但见郭循澹然一笑,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模样:

  “君侯信我重我,我又岂敢不尽力为君侯早作考虑?”

  “君侯可知,孙礼被曹爽罢官,是为何事?”

  魏延摇头:“不知。”

  郭循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乃是因为冀州清河平原二地争界之事。曹爽偏袒清何,而孙礼却是把地界划给了平原。”

  “故而惹恼了曹爽,一怒之下寻了个罪名,直接把孙礼降为庶人,再借机让自己的乡人桓范出任冀州刺史。”

  “冀州二县看似是在争界,实则是牵连大族纠纷,故而历三任刺史不能决。”

  “轮到桓范时,已经是第四任。桓范此人,本就粗暴无礼,安能解决此事?只怕事情会越来越复杂。”

  “但不解决二地争界之事,又如何能抚定地方?不能抚定地方,如何获得大族的支持?”

  “没有大族的支持,桓范安有余力窥太行以西?”

  魏延听到这些话,不禁觉得是大开眼界:

  “没想到魏贼冀州之地,竟还有这等内情。”

  不过想想也是,若非豪右大族,谁有这能力,让数任刺史都不敢下结论?

  再想想大汉,魏延不由叹息:

  “吾虽与冯明文不和,但亦不得不说此子的手段了得,竟是能让那些大族服服帖帖……”

  他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原本澹然从容的郭循,脸色顿时就是黑了一下!

  那可不?

  不服帖的,要么灭门,要么家破,最次的也是家道中落。

  谁敢不服帖?

  魏延没有注意到郭循的脸色,他感叹了一句之后,又问道:

  “敢问先生,这些事情,可是当真?先生又是如何打听到的?”

  郭循调整了一下心情,解释道:

  “君侯是知道的,循是从凉州前来投靠河东的姻亲。”

  “吾之姻亲,虽说是比不过那些大族,但好歹也与裴氏沾了些关系。”

  “裴公虽是大汉的镇北大将军(即裴秀之父裴潜),但彼有一幼弟裴徽,仍在魏地。”

  “这些消息,正是从裴家人口中打听到的。”

  因为裴潜裴秀两父子的关系,裴氏本宗现在就是冯某人在河东的狗。

  魏延自然不可能去跟裴氏打交道。

  若是这些事情当真是郭循从裴氏那里打听到的,那么多半是真的。

  魏延露出思索之色,良久之后,这才略有犹豫地说道:

  “话虽如此,但上党终是要地,不得不小心。”

  郭循“啧”了一声:

  “君侯何其不知变通也?上党的将士,乃是君侯最为信任的精兵。”

  “没有这些将士,君侯难以攻下高都。至于上党那边,若是君侯不放心,可以多征一些郡兵。”

  魏延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要攻下高都,所以现在高都城下,相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