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8章 函谷关外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王忘了赵王武臣么?”

  陈胜恍然道:“对呀,这武臣手下现在可有十几万军,当可与章邯一战。”

  这才有了恭贺武臣为赵王,加封张耳之子张敖为成都君,令其西向攻函谷关的命令。

  随后,陈王又给各地将军们紧急调令,要求增援周章,解曹阳之围。

  眼见武臣第一个吃了螃蟹,还吃的挺美,陈胜派出去抢地盘的将军们一个个坐不住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王不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吗?

  他们纷纷以武臣为榜样,或自立为王,或拥立六国宗室之后为王,拥兵自重,割据一方,陈胜的王令,已经没人听了。

  陈胜不采纳张耳、陈余的建议,急于称王,享受富贵的做法,后果开始显现出来了。

  折腾了两个多月,结果,一个增援的兵也没来曹阳,而章邯的后援军已经抵达,并带来了攻城设备,周章终于守不住了。

  两个月后,也就是秦二世元年十一月(公元前209年12月5日~公元前208年1月3日),章邯军攻破曹阳。

  周章率数万残军,退至渑池(今河南渑池西),再次据城待援。

  结果,周章再次等来的不是陈王的援兵,而是失望。

  渑池守了十几天,再次被章邯攻破。

  周章见大势已去,援军无望,自刎而死,为陈王尽忠了。

  剩余数万部队,最终投降秦军。

  打败了周章,章邯终于将下一个目标,瞄准了被张楚军围困四个月之久的荥阳。

  而这时,张楚军内却出了一件惊天的大事。

  事情发生在荥阳,围城的张楚军内部,产生了内讧,陈王的亲密战友,首义的倡导者之一,张楚国的假王,统兵首领吴广,被杀了。

  原因是这样的。

  当初,吴广率军来攻荥阳,按理说,以吴广的地位和身份,又带着张楚国的主力部队,从直线距离看,也是诸将中,距离根据地陈,最近的一支。

  而荥阳,和咸阳、函谷关、甚至其他各路军进攻的六国原国都相比,重要性都略为逊色。

  按理说,这几乎是一次白给的攻伐,也是累积假王声望的正名之战。

  可谁成想,吴广倒霉地碰上了李斯之子李由。

  这就麻烦了。

  天底下,谁投降,李由都不能投降,为什么呢?

  他老子啊,秦帝国当朝丞相,如果儿子投降了,那李斯不也通敌了么?如此,李家在秦国还怎么混,这丞相还怎么当。

  所以,但凡有点脑子的,都会选择拼死抵抗,为家族、为老子、为自己,更为大秦增光。

  即使战死了,那也是名标青史,惠及全家的荣耀。

  所以,荥阳上下,在李由的严刑厉法和严密督导下,誓死抵抗。

  张楚军前后攻城十余次,除了损兵折将,增添战损以外,没有丝毫进展。

  围城四个月,张楚军都快没粮了,而城里,帝国的四大粮仓之一的荥阳仓,全城军民吃上三年都吃不完,完全不怕围困。

  虽然,张楚军仍有很多义军前来投奔,兵马逐渐增至十万,可攻城不是数字加减法,荥阳城,在吴广及十万张楚军面前,依然屹立在那里。

  在这方面,吴广缺乏战略眼光,执拗于此一城的得失,恐怕多少也有顾及自己假王的面子成分在其中。

  如果,吴广能够及时西向,统帅大军拒住函谷关,再调度好后续部队,帮助周章,把这啃硬骨头的劲用在咸阳城上,那历史恐怕真要改写了。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