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六章 敌情的新变化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外。其余飞行员,到是全部被安全的营救。所有敌后根据地都在山区,五台山、太行山、太岳山的高度都不低。

  再加上为了避开扫荡的日军,空投又是主要在夜间进行。这么多架参加空投的飞机,在几乎没有夜视设备,又是在地形高度复杂地区,导航和目标指示设备,只有几个火堆的情况之下。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只有一架因为撞山而损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此次大规模的空投,直到四二年一月底华北几个敌后根据地,想办法寻找小块山间平原修建了几个简易机场。在轻载的情况之下,抗联的d四七运输机可以直接降落卸货,空投成了一种替补方式才逐渐的减弱。

  以及到了二月末在前线对峙地区形势出现变化,华北方面军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了北面,大规模的扫荡逐步的停止,华北的形势有所好转,抗联才略微得以喘息。而所有空投和空运行动,整整持续到三月份,整个战役即将打响的前夕才最终完全停止。

  这次的空投和空运,尽管消耗了大量的油料,也承受了一定的损失。但是在杨震看来,其收获更加的巨大。不仅有利的支持了华北部队在残酷的环境之中支撑下来,使得抗联下一阶段作战在内外长城一线,保证了几个可靠的战略和战术支撑点。

  尤其是靠近内外长城一线的晋察冀军区北岳区和平西区,这两块根据地虽然被日伪军大扫荡压缩的厉害,但是能够坚持下来,对抗联下一步的作战会起到很大的战术配合作用。而且通过此次空投,抗联与敌后几大根据地,都建立了直接的无线电联系。

  最关键的是通过此次长时间,大规模的空投和空运,锻炼了航空兵的大规模战场组织保障能力以及复杂地形的空投物资补给能力,奠定航空兵从战术空军向战略空军发展的基础。同时通过对空运部队的护航,也锻炼和提高了战斗机部队的护航能力。相对于付出的代价,杨震认为获得的更多。

  到二月中旬,随着华北根据地的形势好转。以及察东方向敌情的变化,以及为第二阶段会战准备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弹药和物资的调配已经全部展开,杨震将主要的精力又转回即将开始的这场会战之中。

  根据敌情出现的新变化,杨震、郭炳勋、陈翰章,不断的在调整着作战方案。通过前线侦察,以及通过中央转来的情报。抗联已经得知日军在预定的突破地点,修建了大量的野战工事,并调集了大批的反坦克武器、野战重炮、装甲作战部队。

  看着前线侦察部队转回的日军在察东修建筑垒地域的情报,尤其是侦察机拍摄的日军新修建筑垒地域的照片。陈翰章几乎一样就看出来,这是他在第一阶段会战时在通辽北遭遇的,曾经给负责突破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