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边吃边聊_我能看见状态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影像学方向来说,这么高分的文章可真不好发。SCI分区中,影响因子最高的也才是二区的JACC,影响因子十分——这可是行业内最高的影响因子了。

  当然,要是他能有一篇四大神刊也行——新英格兰、柳叶刀、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或者英国医学期刊(BMJ)。这四本里影响因子最低的英国医学期刊也有27分,别说用来毕业,以后拿来评选高级职称那都是轻轻松松的事儿。

  当然,白日梦这种事情,想一想也就算了。真正让罗哥敢于挑战博士学位的,其实还是孙立恩。

  陈雯的治疗已经结束,小姑娘的结果挺不错。除了下肢有轻微的肌力偏弱以外,其他能力几乎都没有受到什么损伤。而这么复杂的病情,这么罕见的疾病过程,在海扶刀和徐有容的加持下,已经顺利的被写成论文然后投给了新英格兰。目前已经被编辑接手,并且开始邀请审稿人进行审稿,虽然还不能说百分之百稳了,但希望不小。从各种意义上来说,孙立恩都创造了一个奇迹——本科毕业的规培生,居然有很大可能投中新英格兰。这个巨大的成就甚至让罗哥感觉有些嫉妒。

  而且不光是陈雯的病例和研究,杨建强的那个“隐性感染脑弓形虫”的病例以及治疗方案也同样正在被加工成论文。而且那篇文章的目标仍然是四大神刊之一。

  一个规培,半年内有两篇可能进入四大神刊的文章。罗哥甚至不需要严格论证就能确认,只要自己之后抱紧了孙立恩的大腿,让了不起的孙立恩从手指头缝里漏一篇文章出来,说不定就能直接申请提前毕业。

  如果连这种机会都不敢去抓住,那罗哥可就不是那个当年敢于自己跑到大阪去上学的罗三观了。

  “带其他的医生们熟悉设备这种事情,确实也是我来干最合适。”听到孙立恩的提问,罗哥很直接的点了点头。“毕竟都是日本过来的设备。”他有些无奈的摊了摊手,“可惜啊,还是没有重质子加速器。”

  “毕竟咱们那是个诊断中心,又不是癌症治疗中心。”孙立恩笑着宽慰道,“今天安装第一套设备是吧?”

  “对,武田那边送来的是东芝的机器。”罗哥确认道,“不管怎么说,3T的机器里,东芝的成像确实挺不错。”

  孙立恩不明就以的点了点头,院里现在最强的磁共振设备是西门子的产品,磁场强度在7T左右。至于成像质量嘛——他的能力还没有到可以挑剔核磁共振检查成像的水平。

  “你中午什么安排?”和孙立恩又聊了两句,罗哥趁机向孙立恩发出了邀请,“中午一起吃个饭?以后咱们说不定也要在一个部门里混了,我赶紧趁机讨好讨好你。”

  “今天中午可能够呛……”孙立恩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罗哥,晚上吧,晚上我请你吃饭。等会我得去找宋院长。”

  ·

  ·

  ·

  “就你一个人来的?”中午十二点十分,孙立恩提前十分钟出现在了院长办公室门口。正在犹豫要不要敲门的他,忽然看到面前的门开了——门缝里正好露出了宋文的脸。“其他人还没到吧?”

  孙立恩摇了摇头,“我中午病人看完了,所以就先上来……”他想和宋文解释一下,不是自己工作不努力,也不是其他人工作太没效率。

  “行了,你先进去吧。菜已经送到了,等会人齐了就一起吃。”宋院长一边说着一边绕过了孙立恩,“我去打个电话。”

  今天中午,四院的周秀芳诊断中心的“管理层”们,第一次工作午餐聚会。

  这次的工作午餐内容比较特殊,为了让医生们既能够参与到会议中,同时又不耽误日常工作和生活,所以宋院长特意选择了这么个时间和形式。

  时间一点点过去,人渐渐到齐了。孙立恩,徐有容,帕斯卡尔,柳平川,以及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核医学科主任齐红,检验科主任赵卫华,药剂科主任韩文平全都出现在了会议室里。

  “小田,发盒饭。”打完了电话的宋院长也回到了办公室里。她先张罗着让助理给大家发餐,自己则转头打开了投影仪,“各位,咱们边吃边聊。”

  我能看见状态栏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