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宏观微观_华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挥,已经无法支撑起空战了!

  接着,大量的电子战飞机赶到,为中国的战斗机确保了电磁领域内的绝对优势,当俄罗斯的飞行员发现他们已经处于被动与盲目的状态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最终的结果,他们的努力已经收不到任何的效果了!

  很快,攻击机群也赶到了战场,并且迅速的轰炸了俄罗斯的前线空军基地,并且对俄罗斯的防空火力,以及地面的电子设备进行了压制性的轰炸。

  当最后一批电子战飞机投入战场,夺取了战场上的制电磁权的时候,整个战场的天空就落到了中国空军的手里!

  整场空战中,中俄双方前后投入了共计2500架次以上的作战飞机。

  而俄罗斯方面被击落了350多架战斗机,另外还有0多架高价值的战场指挥机成为了牺牲品。

  而中国空军也损失了50多架战斗机,有两架战场指挥机遭到了偷袭,但是都勉强返回了基地。

  这场只持续了2个小时不到的空战,最终奠定了双方在西伯利亚战场上的空中地位。

  中国空军获得了完全的制空权,并且在电子战机的支持下,将空中控制范围延伸到了鄂木斯克一线,取得了绝对的空中优势。

  当然,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非常罕见的一次大规模空战,从战场上的战机密度来看,这场空战是空前绝后的!

  在短短的2个小时之内,双方就投入了2500多架战机,几乎覆盖了整个战场的天空!

  这场空战其实也已经代表了这个时代最为常见的一种空战模式。因为双方都非常致力于电子战,电子战飞机在空战中的地位已经是越来越高了。

  当然,除了常见的专用电子战飞机之外,双方的所有战斗机都具备有一定电子战的能力,特别是新式战斗机,都能够在稍加改装的情况下,作为电子战飞机使用。

  而正是因为电子战的全面普及,导致空战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干扰的加强,远距离探测已经无法为作战飞机提供太大的帮助了,空战的主要模式转化为了视距内格斗。

  格斗空战再一次成为了空中战争的主要方式。当然,这种变化在20多年前就已经体现了出来,接着在第六次中东战争中,双方的空战几乎都是在格斗中进行的,所以中俄的战斗机都非常重视格斗空战的性能。

  这也让这场空战变得异常的残酷。双方战斗机使用的近距离格斗武器都有巨大的杀伤力,只要战机被击中,那么飞行员逃生的机率已经降低到了50%以下。

  大部分被击落战机的飞行员要么直接阵亡,要么就是来不及弹射逃生,成了战机的陪葬品!

  当然,这场空战给世界各国的启示确实是太多了。随着战场上电磁环境的恶劣,空战的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变化是再所难免的。

  特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