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两军鏖战_华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期,海权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即由海到陆发动的进攻行动。

  以往,这被叫着两栖登陆作战,但是随着战术的发展,两栖作战的范畴已经扩大了很多。

  而各种新式兵器的出现,也将这种攻击的范围提高了很多,而真正的海权,不但要维护自己领海的安全,同时还要能够控制敌人的海域,并且从海上对敌人本土发动进攻!

  虽然海权这个词的意义扩大了,但是说到根本上,仍然是对海运的控制与打击。

  这一点仍然是最为关键的,特别是在战争时期,打击对手的海上通航,成为了战争的关键。

  潜艇破交战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而当一支舰队来执行这个任务的时候,效果就更为显著了!

  莫怀聪抓住的就是这一点。美国要想在夏威夷群岛站住脚,就必须要在这里部署庞大的防御部队,而军队的消耗是非常惊人的,也就只有依靠其海运力量来维持岛上部队的部署,而失去了海运支持,那么美军在夏威夷的防御将会彻底的失败!

  潜艇破交作战带有一种赌博的性质,而且在遇到反潜力量的时候,潜艇往往都只能够通过逃跑来躲避攻击。

  而这就让潜艇无法达到自己的作战目的。反潜护航力量的作用不是要击沉多少潜艇,而是要驱逐潜艇,让运输船只安全的到达目的地。

  但是,舰队执行破交作战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在强大的舰队面前,除非派出更为强大的护航舰队,不然永远无法打通航线。

  而当第4舰队离开中途岛,开始向瓦胡岛东面的海域前进的时候,美国方面也就立即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前面的战斗中,中国海军基本上都是在被动的防御,以掩护中途岛,控制中途岛附近海域的制海权为主要任务。

  而现在,第5舰队撤回了珍珠港,第3舰队还在圣迭戈休整,美国海军已经无法对中途岛构成威胁的时候,中国舰队就选择了主动出击,通过进攻来牵制美国海军,从而完成任务!

  这是一种积极的行动,攻敌必救,将战斗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从而赢得胜利。

  这也更符合莫怀聪的指挥习惯,或者说他的能力。在被动防御作战中,莫怀聪总是觉得处处受到了限制,而无法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有机会,他就选择主动进攻,让对方陷入被动!

  吉纳的判断也很准确,在第4舰队离开中途岛的时候,他就知道莫怀聪要干什么了,在新西兰,吉纳就吃了一个大亏,他原本希望通过避战来拖延时间,让中国舰队自己撤退。

  但是,莫怀聪却抓住了这个致命点,让吉纳不得不在兵力不占优势,而且战场态势也对其不利的情况下被动出战,结果是第3舰队迅速溃败,而新西兰接着就被中国占领了。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