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刘林和顾常卫_电影人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影系要求年龄不能大于22岁,而张一谋已经28,他努力了好几次想要报名,都被招生老师拒绝。最后是文化部部长黄振觉得人才难得,让北电特招,张一谋才得以入学。

  许望秋笑着向顾常卫伸出手:“来认识一下,我叫许望秋。这是我朋友吴知柳。我们是考导演系,而你考摄影系,那以后我们肯定有大把机会合作。”

  顾常卫跟许望秋握手,又跟吴知柳握了握手。现在的顾常卫没有后世大师级摄影师的沉稳,青涩而又腼腆,挠挠头道:“才过初试,后面还有复试和文化课考试,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呢。”

  许望秋笑道:“我觉得你肯定没问题,在你身上我看到了摄影师的气质。”

  顾常卫只到许望秋在开玩笑,笑着道:“托你吉言吧。”

  刘林插话道:“这太热了,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找个阴凉处坐着聊。”

  走出学校后,刘林在路边花2毛钱买了4支奶油冰棍。1978年冰棍的种类很少,不像四十年年后随便哪个便利店的冰激凌有几十种,现在基本上就三种,普通冰棍3分,奶油冰棍5分,雪糕8分。

  北电在长安的考点距离大雁塔很近,刘林带着许望秋他们来到公园外,找了个无人的角落翻墙而入。公园里的游客非常少,显得异常安静,只有阳光静静流淌,诉说着千年的寂寞。

  公园里的古建筑很多,曲径回廊,星罗棋布;茂盛的树木将建筑掩映在一片活泛的绿色中。正如古诗所写的那样,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许望秋他们四个找了张绿树掩映的长椅,坐在椅子上闲聊。通过交谈,许望秋对顾常卫和刘林的家庭出身有了大致的了解。

  顾常卫出身在教师家庭,不过从1972年到1977年他大部分时间是在电影院度过的。他家附近有个工人文化宫,他经常在那儿帮忙。每周二、四、六、日,是文化宫放电影的日子,顾常卫的任务是在电影放映前,站在门口收票;在电影开始放映之后,他可以进去看电影。

  去年国家恢复高考,做了两年临时工的顾常卫报考了长安美院油画系,但是没考上。今年,他准备再考,但就在这个时候,朋友刘林将一份北平电影学院报名表递到他的面前:“我已经填好寄出去了,你也填一份,一块儿报名算了。”

  顾常卫仔细研究北电的招生简章后,感觉摄影系很适合自己,毕竟这些年自己看了很多电影,而且又学过美术,便决定报考北电摄影系,碰碰运气。

  刘林跟许望秋相似,住在西影厂附近,经常溜进西影厂看电影。看普通电影,也偷看内参片。刘林对电影特别感兴趣,最大的梦想就是做导演,拍出让人叹为观止的电影来。

  聊了一阵,话题回到这次艺考上。刘林和顾常卫压力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