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 妇人不能被写进功德簿_替身农妇养娃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梅规规矩矩的听着,此时是没有她说话的份的。

  “祖宗并没有说,妇人不能被写进功德簿。”另一老祖的白眉毛还颤了颤,“若有不服的,就跟梅娘一起出钱买砖买瓦,咱也给写进功德簿里。”

  这话怼得直接,看来这位老爷子是个直肠子,懒得跟人解释,直接来硬的。

  他的话当然没人敢接下去。

  那是要付出实实在在的银子的。

  犯不着为了一个虚名而让全家人饿肚子。

  “老祖说得有道理。”一汉子直言道,瞧着像是陈招娣男人李南平,“要说梅娘的功绩,不光是她要出钱修路,更多的是带着大伙儿办作坊,让我们都有活干。大家说对不对?”

  “对对对。”

  “咱不能有偏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得写明白了,让后世也看看咱是怎么起家的。”

  这可真是怪了,陈招娣跟李南平完全不似一路人。

  唉,这就是古代盲婚哑嫁的产物吧。

  既然再没异议,老祖又强调了修路之事是件福泽后代的大好事。至于其他的防灾事情各凭自愿。

  众人散去后,董梅就把拉碎砖瓦片的事托给了李勇,由他全权安排,她只负责出银子。

  “叔,眼下您又要忙起来了。”

  屯粮、修路、烧炭,这些事都得他起头。这个世上,大都以村子为单位,相互依附着生存。

  很多事一两家是做不成的。

  “对了,叔,您那边登记下要借粮的人家,我叫志明一起办了。”董梅道,“这阵子,志明正好在外面跑粮食的事情。”

  “那行。”

  真是帮了他大忙了。

  “梅娘,他们的借据留我这儿,你不要出面。”李勇道。

  董梅道了声“谢”就朝家去。

  李勇这是在保护她呢。

  出资修路跟帮人买粮这是两码事,一个为公一个为私。哪个世道都有仇富的人,特别是像董梅这样没有根基的寡妇。

  若得知是董梅帮着筹的粮食,到时候指定有不还钱的,或者拖欠的。人们会觉得董梅不差这点,干脆就送给他们得了。

  不是说董梅送不得人粮食,是这种做法会让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李勇就不一样了,他是里长,他操持这事也算是职责所在,而且人们会感念他的好,会更加拥护他。

  接下来几日,村里为屯粮的事吵翻了天。特别是家里有粮的反而更难抉择,大儿说留着粮食,心里不慌;二儿又说不如卖掉些粮食,好把钱用在别处。

  都是一大家子,意见很难统一。

  不过这些李勇不操心,万一有事,那都是他们自找的。

  幸好,村里十来户特困难的,都来他这儿登记借粮了。

  其中一户就是顶替了苦杏舀胖豆子的那女孩家,她爹姓胡,娘姓叶。

  叶氏敲开了李勇家的门,开门的是汪氏,汪氏热络地把人领进了屋。赶巧了,董梅抱着孩子来跟李勇说事,被汪氏拉着聊天还没离开。

  董梅是不认得叶氏的,不过叶氏跟汪氏打过招呼后,接着又喊了一声“梅娘”。

  那日开会,她男人去不了,她本到了祠堂门口,还是迈不开脚进去。

  从邻居那得知可以借粮,她才厚着脸皮来找李勇。她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女儿八岁了,就在豆腐坊做事,六岁的儿子在家里帮衬着,她自个就忙外边的事儿。

  她家没有水田,两亩荒地还是她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种了些高粱玉米,完全不够吃的,这两年都是靠着山里的野菜一家子才没饿死。

  就她来李勇这儿借粮的事,还是瞒着他男人来的。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