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节 犀利深刻,敢于担当_还看今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以后更好,但是摆在面前的现实是他们的利益受损了,那么国家如何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避免社会矛盾激化,尽可能平稳的度过这段过渡期,这是非常关键的。”

  沙正阳仰起头,似乎在思考什么,“所以我们在竞聘规程中也提到了这一点,越是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也就是能消化消纳更多岗位,避免裁员人数的方案,得分会更好,当然,这和你在方案中设定的营收和利润目标肯定有冲突,这就要看你这个团队如何来实现最佳平衡了。”

  从沙正阳办公室离开,褚玉林和王凡回到所在的宾馆,开始整理各自的采访资料。

  来汉都一个多星期了,原本觉得三五天就能搞定的一篇文章,现在看来似乎有越来越庞大,话题敏感度也越来越高的感觉。

  这既是好事,但是也就意味着难度更大。

  敏感度高,更容易吸引眼球,但是同样也意味着你所要承受的审查力度越大,如何把握这个尺度更是考验操刀者的政治智慧。

  东苑宾馆是每一次褚玉林和王凡来汉都时所定的宾馆。

  虽然是一家三星级酒店,但是因为地理位置有些偏,偏处东郊,所以客流量不大,环境相对幽静,服务质量也不错,这恰恰成了褚玉林和王凡最看重的一点。

  褚玉林默默的把录音笔里录下的内容选择性的重新听了两遍,然后开始在自己笔记本上寻找关键片段来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还要在一些重要金句和词语上细细咀嚼,体会其含义。

  做这样带有较为浓郁政治意义的采访是需要反复锤炼斟酌的。

  因为被采访者是根据自己的提问即兴回答,那么难免在有些话题上会带有个人情绪和倾向,如果不影响原则的,当然可以用,但是如果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误解的语句,就要重新进行修饰,寻找到一些更具建设性和积极性的语句来调换,当然这也要征得被采访者的同意。

  王凡的工作方式略有不同。

  他更看重自己所记录的,尤其是自己专门考虑之后的提问,对方回答具有相当个性化或者特殊性的问题答案,这才是他最看重的。

  那种随大流的常规性话题答案,他不感兴趣,这在任何人嘴里都能获得,有些人甚至比沙正阳级别还高得多,话题性也强得多,但是回答无新意,那就毫无意义。

  王凡和褚玉林在采访时都各有侧重,王凡更倾向于一些尖锐的、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和话题,而且还会试图引导对方的回答,寻找一些更具冲击性和挑战性的答案,这也是他们二人组合写出的东西更有深度文章来。

  而褚玉林的问题则更倾向于政治正确和广度上,以确保文章能够获得发表,否则作为新华社的记者,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恐怕你别说文章上媒体,甚至连获得这样的采访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