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1章 诛心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带着锣鼓队早中晚三次,敲锣打鼓对着黄河东岸破口大骂:“郭淮老贼受大魏重恩,不思报国,反助纣为虐,有何面目见文帝与先帝?”

  郭淮举孝廉之后,只是平原郡的一个府丞,却是被时任五官中郎将的曹丕看重,召入麾下,用为心腹,由贼曹逐渐转任丞相兵曹议令史,参谋军机,由此发迹。

  曹丕代汉,立即擢为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

  这种知遇之恩,全被郭淮忘的一干二净。

  历史上高平陵之变后,郭淮立即起兵,攻打夏侯霸,虽是与夏侯霸不合,但也是向司马懿交投名状。

  当然,郭淮混到今天,一张老脸早就不要了,自然也不会在意刘珩这几句不痛不痒的话。

  可惜韦竺不在鹯阴,不然弄几句打油诗,触及一下郭淮的灵魂还是不错的。

  但韦竺不在,还有另一位高人在。

  卫瓘阴仄仄道:“郭淮孝廉出身、智勇双全,以污言秽语相激,非但不能挫其锐气,反令其同仇敌忾,不如将文帝、先帝之恩德,陈于众军之前,雍凉将士自会离心,郭淮亦无颜见人。”

  “伯玉真高士也!”杨峥称赞道。

  人人心中有一杆秤,雍凉将士不是聋子瞎子。

  司马懿司马师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谁人不知?

  杀曹爽情有可原,杀王凌就让天下震动了,司马师掌权以来,比司马懿更激进,腰斩夏侯玄、张缉、砸死李丰,弑后废帝,凶名赫赫。

  关键,杨峥打着清君侧、诛除司马师的旗号,又不是要造反。

  郭淮这次在大义名分上就占着三分弱势。

  “建安四年,郭伯济以忠孝节廉而被推举,建安十六年,受文帝拔擢,用为门下贼曹,建安十七年,被武帝用为丞相兵曹议令史……延康元年,擢为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

  一条条、一件件,全部被刘珩手下的锣鼓手吼了出来。

  换来对面的一波箭雨。

  但锣鼓手们早有准备,盾牌及时举起,伤了十几人,被立即换下。

  如果高平陵之变,郭淮不动,还情有可原,毕竟曹爽那帮人搞的天怒人怨。

  但司马师弑后废帝,郭淮一个屁都不敢放,就有些说不过了。

  “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三十馀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禽虏句安,功绩显著,朕甚嘉之。今以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如故!”

  锣鼓手们连曹芳的恩诏都念了出来。

  这道恩诏曾经被曹芳广传天下,以彰显郭淮的功绩。

  “大魏历代皇帝未曾亏待过都督,现司马师弑后废帝,腰斩国家栋梁,欺凌社稷,此莽卓之行也,郭都督非但不举兵向东,还大魏朗朗乾坤,反而驱大魏忠勇将士向西,自相残杀,阻挠平西将军之义举,助纣为虐,以雍凉将士之血,换郭家一门之荣华,敢问郭都督,尔之忠孝节义在何地?”

  锣鼓手们一字一句的把卫瓘的结语吼了出来。

  一百多个字,仿佛一百多把利剑刺向东岸雍凉军中。

  风声呼啸,黄河怒吼。

  东岸忽然变得沉默起来,连箭雨都没有了。

  雍凉军你看我我看你,再无之前厮杀之锐气。

  言语之利,不在刀剑之下,不仅能杀人,还能诛心!

  但郭淮仍旧是苟着,没有动静。

  杨峥让刘珩敲锣打鼓的再来一遍。

  你郭淮不要脸,当没听到,没关系,雍凉军人人都长着一双耳朵。

  会听,也会想。

  公道自在人心。

  雍凉是曹魏的雍凉,而不是郭淮的雍凉,司马师的雍凉。

  这天下,也还是曹魏的天下!

  只要曹魏还在一天,这种大义名分就能被杨峥用一天。

  谁是逆贼,谁是“忠臣”,一目了然。

  当年在武功城门口,郭淮以身份欺压,欲借上下名分杀杨峥,现在这口恶气全被还回去了。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