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5章 才俊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子和杜预全权主持江东军政。

  如果陆机能入太子麾下,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一道求贤令在江东各郡传开。

  想要继承大位,太子也需要有自己的班底和实力。

  “谢杜公提点。”杨旭拱手一礼。

  太子身边聚集的人才越来越多。

  寒门庶族,在江东想要爬上去也不是不可能,要么提着刀上战场玩命,勉强混个将军,就像他的父亲陶丹一样。

  度田、均田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这些大姓的子弟往往文武双全,的确有不少可用之才。

  历代王朝,在权力转接的过程中,很少有风平浪静的。

  不过,在度田时,有几名东宫幕僚徇私舞弊,协助豪强隐瞒土地,被杨旭斩首示众。

  其中有五人脱颖而出,正是周处、陆机、陶侃、顾荣、闵鸿。

  “大秦军威赫赫,江东豪强前所未有的虚弱,孤欲下令迁至关中,不知杜公以为如何?”杨旭请教道。

  虽然没有明说,杜预早已猜到背后不是宣义司便是镇抚司所为,“迁徙之事不必着急,当务之急乃是均田,江东士民翘首以待,殿下若能先安抚他们,即便迁徙之时豪强生事,亦无人响应。”

  被一旁的主薄范逵看到,“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士行乃人中之凤,安能久伏于枳棘之中?”

  陶侃沉默不语,范逵体贴道:“若缺盘缠,某可以相送。”

  与此同时,鄱阳县衙中,一青年衣服上打着补丁,面有菜色,正在为抄抄写写。

  太子本来就可以开府建牙,征召东宫官吏。

  豪族经历一场暴乱,实力大不如前,即便有心反抗,一想到杀气腾腾的秦军,顿时打起了退堂鼓。

  动了人家的土地利益,就要在其他方面上给予一定的补偿。

  “父母在不远游,母亲年事已高……”

  仅江东六郡清理出来的人口就高达三百一十万,还不算偏远的岭南,以及荆州地区。

  陆抗当然知道其中深意,依依不舍道:“去吧。”

  范逵略通易理,欣赏其才华,常言其必非凡器。

  杨旭来者不拒。

  没想到太子的求贤令就到了。

  有可能将来陆氏的兴旺,就寄托在这个儿子身上。

  权力绝不是一句话一道诏令,说继承就能继承的。

  范逵勉励道:“大丈夫当志在天下,岂可蹉跎岁月?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何不与令堂同去建业?”

  “先恩后威,人必生怨,先威后恩,人必敬而畏之。殿下仁德过之,需立之以威,如此方可收江东人心。”杀鸡给猴看,正是陶侃向杨旭献的第一策。

  正在家中赋闲的周处看到榜文,“腾”的一下从软塌上站起。

  正好看到了大秦太子的求贤令,呆了呆。

  顾、张、朱、贺、藤、陈、周等大姓蠢蠢而动,能攀上杨旭这根高枝,以后富贵就有保障了。

  毕竟他身体里一半流着的是杨峥的血。

  杨旭面对的难题越来越多,但他背后有杜预坐镇,查漏补缺,难题一个一个被解决。

  豪族释放的人口越来越多,户籍上又增加了五十多万人口,一半是汉民,一半是山越等蛮族。

  这些蛮族被奴役几十年,成了东吴的军奴和农奴,早就与汉民无异,

  杨旭将诸族打乱,混杂分成三部,一部填充江淮,一部填岭南,一部填荆州。

  蛮族感激涕零,望建业而拜,“生我者父母,活我者太子也!”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