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6章 发展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辖地设置了镇抚司、宣义司,但只要不造反,朝廷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

  这也吸引了更多的士族豪强前来。

  辽北比辽东更大更广阔,只要能世袭罔替,获得永久的封地,士族豪强不会在乎这块土地冷不冷,再说这时代哪一块土地不冷?

  关键在于有没有价值。

  辽北资源实在太丰富了,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若是找到千年老参,足够一辈子吃香的喝辣的。

  能吃饱就不会觉得多冷。

  能发财,刀山火海也挡不住别人……

  忙碌夏秋几个月,储备足够的粮食、蔬菜、肉类,燃料,剩下的大半年的时间,都可以呆在坞堡里面享受人生。

  比中原一年四季都忙忙碌碌好太多了。

  很多坞堡地下修的比地上还要宽阔,公共食堂,公共浴室,全部都是集中供暖。

  煤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按照大秦官府的规定,每座坞堡至少要有一个大夫。

  人多了,也就不觉得无聊,很多人都胖了、壮了。

  随便一户汉民,就有六七个儿女,五六个妻妾生十几个儿子也是常态。

  生活悠闲,生存压力小了,人也好养活,官府也鼓励汉民多生。

  人多力量大,血缘才是最紧密的联系,熬上六七年,孩子就是一个劳力,若有出息,将来带着全家飞黄腾达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辽东、渤海国、辽北也迎来一波婴儿潮。

  汉民的数量大大增加,对当地掌控越来越强。

  两个月之后,卡利努斯再次拜在杨峥面前,眼神比上一次更狂热,“陛下,请让我入青营,拜陛下为师!”

  杨峥有些无奈,这家伙的汉言越来越流利,在太学呆了两个多月,越发崇拜起大秦来。

  尤其是儒家典籍,这厮夜以继日的研习,刻苦程度令太学里面的老学究都震惊不已,所以对他也就更花心思一些。

  白天亲自讲解,晚上还领着他听评书。

  极其喜欢三国故事,吕布、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周瑜、司马懿……

  让其沉迷其中的同时,也领教到华夏文明的灿烂。

  对忠孝仁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他决定大秦之所以如此稳定,正是因为大家都遵守忠孝仁义这套规则。

  “你真的下定决心了?”

  青营既然能收匈奴、鲜卑人,也就可以收罗马人。

  仅凭他一个人就想在罗马复制大秦的成功,根本就不可能,各种阻力和压力能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再说有些东西适应大秦,未必就适应罗马。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不服也会要人命的。

  这家伙一看就是脑子不太灵光认死理的人,比那个戴克里先差多了。

  华夏文明如此深邃,仅凭他一个人两三年的时间,能学到几成?

  再则人家是冲儒家去的,杨峥巴不得儒家杀入西方,与他们的教派一决高下。

  历史上西方各种教派动辄跑到华夏来,从没听说华夏的教派冲到人家的领土上。

  “愿拜陛下为义父!”卡利努斯一脸真诚。

  杨峥差点没一口老血喷他脸上,汉魏时代的义父可不好当啊……

  也不知他从哪里学来的。

  “义父就免了,朕允许你入青营,有朝一日,能将我儒家大道传至罗马。”

  “陛下放下,我必定穷尽一生完成此事!”卡利努斯拱手道。

  杨峥怎么看怎么觉得怪异……

  不过这本来就是一个疯狂而伟大的时代。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