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一章 受之有愧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曲贼来枹罕县的频率越来越高,每次都是大摇大摆几十号人。

  理论上,九曲贼的身份已经是大唐人,也就无须忌惮什么。

  就是巡逻的府兵遇上九曲贼,也只是微微加强了警惕而已。

  据“苏蟒达赞朗”所说,积石军连番号都没有了,附近成了权力真空,九曲贼顺势接管了这片区域,快活得不得了。

  所以,相当于九曲贼给河州当了屏障?

  难怪米川县那边的交易额越来越大,牦牛、黄牛、乔科马、羊、药材的数量越来越大,原来是“苏蟒达郎巴”打着竭泽而渔的主意,尽量将这些东西转换为他们急需的粮食、布匹、被褥、兵器、秦椒。

  当然,兵器仅限于横刀与弓箭,弩、枪、矛、甲大唐是否售卖,决定权并不在折冲府,在兵部、在朝廷。

  无诏售卖,小心脑袋。

  不是每个人都叫柴令武。

  即便是横刀与弓箭,数量大了,依旧得在河州司户参军晏安邦那里备案,谁让他还兼了司兵参军的活儿呢?

  九曲贼不是慕容君,不会连青海骢都售卖,遇上了青海骢他们只会换乘。

  坐骑是好马,保命的机会就越发大。

  这一点,对于刀头舔血的九曲贼来说,尤为重要。

  让“苏蟒达郎巴”念念不忘的,是大唐新出的精盐,几乎是纯净的咸啊!

  可惜,对于大唐百姓来说价格正常的精盐,对九曲贼来说还是有些贵了。

  别人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苏蟒达郎巴”是不当家不知盐贵。

  毕竟,青海、茶卡湖、察尔汗湖里无尽的盐水、冲击到岸边形成的青盐,虽然颗粒大了点、含点泥沙等杂质,味道不太好,但它不要钱啊!

  当然,按后世标准,这种未除杂质的原盐不宜食用,而且还需要加碘,但现在是唐朝啊。

  盐,有得吃就不错了。

  说什么大脖子病,多数人还熬不到犯病那一天呢。

  尤其九曲贼从事的还是有今天没明天的行当。

  “苏蟒达赞朗”这次带来的人,是一个与“拓跋细豆”年龄相当、体格看上去要健壮一些的党项羌拓跋氏小首领,叫“拓跋思头”。

  有了“拓跋细豆”的成功经历,他对进入大唐地界没有什么抵触,只是好奇地四下张望。

  即便是河州衙门极简朴的装潢,依旧让“拓跋思头”叹为观止。

  没办法,拓跋氏的领地苦寒,除了牛马羊,几乎没有其他值得称道的东西。

  小批量的粮食靠抢,大批量的粮食得用牲畜去交换。

  就是在外头不起眼的针头线脑,在拓跋氏依旧很稀罕,谁让他们自己没法生产呢?

  柴令武捧着阿融奉上的热茶,轻轻啜了一口,驱散微微的寒意。

  “拓跋思头,不用拘谨,可以随意一些。尝尝阿融引以为傲的茶汤。”柴令武微微一笑。

  专职茶僮阿融泪流满面,终于得二公子一句夸赞了。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