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二章 DORV-AVSD症_手术间里的自走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胸部X线片示:全心扩大,双肺血明显增多,肺动脉段凸出,心胸比率~。

  看完之后,即便是杨教授都是心情有些沉重:“刘教授,这个患者的情况有点复杂啊,还真是棘手。”

  对于杨教授的反应,刘教授倒是没有太多意外,不过,还是有些微微的失望,难道连301解放军医院来的资深专家,也提不出一个完美的方案?

  办公室之中,诸人都是一阵沉默,只听到翻动纸页的声音。

  黄主任看了看久负盛名的杨教授,不免叹了口气。

  杨教授虽然低着头,看着资料,想着方案,但是安静的办公室之中,黄主任的叹气之声非常明显,重重的击打在杨教授的心上。

  这紫金港医院,第一个提出的会诊,自己就拿不出解决方案,还真是有点难堪。

  杨教授毕竟也是有牌面的专家,又沉思了一会,虽然拿不出一次性解决的方案,但是倒也让他想到了一个过渡的方法:“刘教授,黄主任,钱主任,虽然还想不到一个一次性解决的方案,但是,我倒是有一个想法,我们可采取两期手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期手术,我们可以采用体肺分流术,体肺分流术可增加肺部血流灌注,增加氧合血量,促进肺动脉及左心室的进一步发育,为而二期根治手术提供条件。”

  “分两期?”

  听到杨教授的想法,刘教授也是沉思了一会:“杨教授的建议,倒也是一个解决方法,不过,体肺分流术,术中心功能维护,分流血管是否通畅及分流量大小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要是分流过大会导致肺水肿,出现肺灌注,那都等不到二期根治术。”

  “是啊,所以,这一期的体肺分流术的主刀人选非常关键,需要由高超的技术,又拥有对于人造血管敏锐的判断能力。而且,手术之中的反应和速度要求都非常高,同时最好具备高超的缝合技术和切开技术。”

  杨教授也是感叹了一句,虽然,他能够制定出这个分为两期的总体手术方案,但是对于实施这个手术,他也不是太有底。

  “而且,这个患者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术中还要做到尽量避开动脉导管开口处,防止氧合过低。”

  刘教授对于这个患者的情况,了解的最深刻,所以补充了一点,杨教授忽略的细节,但也是关键点。

  听到这里,杨教授直接从刘教授手中拿过患者的这小细节的查体资料,细细一看:“还真是,那这个手术的第一期,难度和风险又成倍的提升了。必须要求术者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这些繁复的操作,以我现在的经验,对于整台手术的把控力倒是比年轻的时候强了不知道多少,但是毕竟现在岁数大了,体力上有些跟不上,要是我来主刀,可能无法做到那么快速,难搞啊。”

  杨教授又评估了一下,作为一名谨慎的专家,成功率不到三成,当然不会冒险,非常遗憾的说道:“刘教授,我仔细评估了一下,患者的身体情况和承受力,这个手术方案实施起来,成功率太低,我不赞成尝试。”

  听到杨教授这么一说,刘教授和黄主任等人刚提上来的一丝希望,又破灭了。

  杨教授耸了耸肩,手术方案他提出来了,但是紫金港医院的医师,也做不到,所以也只能徒唤奈何。

  当然,不是说紫金港的医师水平不行,实在是,这个患者的体质太差,以及手术太过于繁复:

  “要是我再年轻个十岁,倒是有九成把握。”

  黄主任嘴里喃喃着:“高超的技术,对于人造血管敏锐的判断能力,手术速度,同时具备缝合技术,切开技术。”

  突然,他的眼睛一亮,而边上的钱副主任显然也是心有灵犀,两个人异口同声:

  “唐医师!”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