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04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大汉禁军驻守河东,而自己则是领军从上党攻打高都。

  河东与上党,各有轵关与太行陉与河内交通。

  双重压力之下,魏延相信,河内的魏贼,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再说了,想要从太行陉西北边的白陉进入上党,还得经过壶关。

  壶关险要,仅需一两千的兵力,就足以把上万敌军挡于关下。

  (注:文末有地图)

  郭循看到魏延沉吟不语,于是继续说道:

  “若是换作以前,君侯的考虑确实是对的。”

  “但现在看来,未免有些过于小心谨慎。”

  魏延有些不解:“此话何意?”

  “冀州刺史,原先是孙礼,此人历任各地太守,皆有政绩可称。”

  “接着入朝任尚书,后来又出任大将军长史,直至冀州刺史,其人刚而有勇,不可小视。”

  “可惜的是,孙礼为曹爽所不喜,最后终遭罪而罢官。”

  郭循说到这里,看向魏延,加重了语气:

  “曹爽此人,不过是纨绔子弟,以喜恶行事,尽失人心。他罢了孙礼之后,竟是派了桓范为刺史,可谓目不识人。”

  “桓范虽有名声,但性情粗暴,不听人劝,又多与人结怨。”

  “早年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与徐州刺史起了纷争,竟欲擅斩之,于是被告发免官。”

  “后幸有薄名,再被举荐为兖州刺史,偏偏又不知收敛,与同僚不和,郁郁不得志。”

  “此等人物,出任冀州刺史,不过是豚犬守门户。而邺城至上党,山险水恶,君侯何用惧之?”

  听到郭循的这一番分析,魏延眉头一挑:

  “先生知道桓范此人?”

  魏延或许确实算得上是一员勐将。

  在大汉也算得上是重臣。

  但他终究是出身低微,乃刘备的部曲,跟随刘备入川作战,数有战功,这才升为牙门将。

  他能镇守汉中,是因为刘备的破格提拔——当然,事实证明,刘备的眼光确实独到。

  只是就算他再怎么勇勐,再怎么受到重用,人际关系始终都是最大的短板。

  魏延的矜高,有时未必不是以一种自我保护:

  你们不想与我为伍,我亦不屑与你们为伍。

  这种态度,在大汉未能冲出蜀地时,或许还没有什么。

  毕竟蜀地就那么大一点的地方,又有丞相压着,有些事情自然不用他来操心。

  但到了满地皆是世家大族的中原,魏延对世家错综复杂的关系认识不足的缺陷,就越发地被放大了。

  说白了,就不是一个圈子的人,魏延怎么真正可能了解世家?

  派出再多的探子和细作,也只能是从市井里打听到民间流传不知真假的传闻。

  想要打听到真正有用的消息,还得是要想办法打入圈子。

  但魏延又不是冯某人,有那么多的资源来挥霍。

  这也是他倚重郭循的原因之一。

  郭循好歹也勉强算是世家子弟出身——虽然只

  请收藏:https://m.shl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